大会资讯

当前位置 : 首页 大会资讯

科技重塑种业:创新驱动下的产业变革与未来展望

时间:2025/07/31 来源:网络



2026

将于2026年1月14-16日

海南·三亚天涯海角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

盛大举办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种业振兴,农之根基。2025年,中国种业在政策赋能、科技突围与市场变革的多重力量推动下,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产业革命。

从生物育种产业化冲刺到服务模式深度转型,从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到金融活水精准灌溉,行业格局在重构中孕育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科技创新驱动品种迭代升级

种业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实力的较量。在种业4.0时代,头部企业已建立起“市场需求—资源整合—人才驱动”的闭环创新链龙耘种业成立种子研究院,推动公司从技术引进向源头创新跃迁,其主导品种京科836通过X系聚合种质与黄改组创新选育,集成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三大核心优势,在2024年中国种子大会上荣膺“黄淮海高产组冠军”,并以亩产1106.65公斤的实测成绩刷新区域高产纪录。

品种迭代进入加速期。面对同质化竞争压力,领军企业转向“抗逆性+差异化”双轨突围。京科836展现出抗锈病、耐高温、抗倒伏等综合抗性,成为黄淮海主产区的换代品种。

河南大众种业主推的京科938则聚焦单产提升工程,在2023年测产中实现亩产1018.6公斤,被列为黄淮海夏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重点推荐品种。

生物技术正重塑育种范式。转基因玉米产业化进入关键冲刺期,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CRISPR/Cas9介导的淀粉分支酶编辑,成功培育出高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的功能性玉米7。隆平高科联合未米生物、荃银高科等机构加速生物育种战略布局,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田


服务模式转型构建产业新生态

传统“卖种子”模式正在让位于“卖解决方案”的全链条服务。河南大众种业创新构建“黄淮海玉米单产提升种植大户服务平台”,将品种布局与农技服务深度融合。在安徽蒙城、河南驻马店召开的种植大户培训会上,京科938单场预定超10万袋,印证了“品种+技术+服务”闭环生态的市场号召力。

数字化赋能重构产销链路。隆平高科上线“365商城”电商平台,激活线上店铺近万家,半个月即完成超3万袋种子订购4。同步开发的“一键卖粮”功能,实现产销无缝衔接。其打造的“田课”智慧学习云平台,通过直播课程《水稻机插栽培技术》吸引10万农户在线学习,专家杨远柱的水稻育种方向课程更创下13万人同时观看的流量新高

服务下沉打通“最后一公里”。精华种业通过视频号与微信群开展品种技术宣传,联动经销商组织田间观摩会9。龙耘种业构建“科研驱动—农服增值—数据闭环”的现代种业体系,依托耐密植标杆品种和高抗性种质资源,为种植户提供气候适应性解决方案。


政策与金融双轮护航种业振兴

知识产权保护筑牢创新根基。2025年4月,陇南市开展“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通过市县联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普及《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设立投诉举报通道,构建种业法治屏障。此举呼应了全国种业市场监管强化趋势,为种业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产业。海南农商银行三亚支行创新推出“种业振兴综合金融服务产品包”,涵盖公司信贷、普惠金融、涉农服务、零售业务四大板块。在中国种子大会期间,该行与海南南繁集团、隆平高科等20余家企业对接,承诺为南繁科技城企业建立绿色审批通道。

中信集团党委委员王国权在2025中国种子大会上建言:通过“强化科技投入、金融赋能和国际合作”三位一体策略培育新质生产力。中信集团践行长期资本投入,旗下9家次企业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推动中国种业国际化布局。


小结

中国种业正站在历史性跨越的临界点。生物育种产业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双轮驱动,服务型营销与数字化渠道深度融合知识产权保护与金融赋能体系完善——三大引擎共同推动产业从“资源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

随着龙头企业加速整合种业资源,构建覆盖研发、生产、推广的全产业链布局,中国种业品牌将迎来国际化突破的关键窗口期。中信集团王国权提出的“统筹国内外市场资源”战略正在落地:既要引进国际优质种质资源和转基因技术体系,又要推动中国水稻、蔬菜等优势品种沿“一带一路”走出去。

种业振兴不仅是技术突围,更是一场从实验室到田间、从企业到农户、从国内到国际的系统性变革。当每一粒种子都凝聚创新智慧,当每一块田地都链接数字网络,中国碗装中国粮的根基将坚如磐石。


文章内容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